三国群英传1是一款玩法十分创新的策略战旗游戏,三国群英传1将重点放在了战争之上,一点程度上弱化了内政元素;玩家可以亲临前线,在沙场上杀敌,也可运筹帷幄,真正享受军事家的乐趣。


在该剧本中,可以选择以下君主:
董卓、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公孙瓒
如果想快速统一,自然是最强大的董卓莫属
如果攻守平衡的玩家,可以考虑实力均衡的曹操
如果是安心发展型的玩家,可以考虑孙坚(长沙附近只有1个刘表,其他都是空城,可以安心发展)
有一定技战术能力的玩家,可以考虑刘备,1城4人,占据平原,四面临敌,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够搜索到太史慈、徐晃、管辂,就可以考虑北上从消灭袁绍(就为张郃、田丰),从而扩大根据地,待机南下
选择袁绍的玩家,就只有趁刘备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迅速将其收编吧
想自虐的话选袁术与公孙瓒吧,手下可用的人少,资质低,难成大器

分为前列、后列两种状态。
后列状态:武将除武将技、指挥突击/撤军/待机/全军后退之外无权执行其他选项。
阵型特点:无论多少兵力,系统自动配平,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方正之感。前军扎墩越4/5.后军占1/5.
前列状态:武将可执行所有操作,5/5兵力位于主将后方待机。
配置:没什么可以多说的,打击面比较广,行动比较整齐,人数多后不好控制,遇到冲车系需注意即可。


②.圆形之阵。
分前后列。
后列状态:武将依然无法在不调兵情况下自由移动。大队人马集中在武将周围。少部分军队位于阵型前列,呈方正之形。
阵型特点:打击面同广,主将位置改变可引起阵型操作变化。
前列状态:主将同圆形正边位置,夹杂在士兵前列,可执行操作,可自由移动。
配置:适合远程兵作战,阵型灵活,可躲避一系列后期武将技,利于武将冲刺,伐阵。


③.锥形之阵。
亦前后之别。
后列状态:1/5左右兵力位于武将后方,其余在前方呈“前尖后边”的排布状态。
阵型特点:无论你如何排布,你的士兵总是老老实实的在前方给你一个尖尖的锥子,那么你就以此为契机,借阵型不易散乱的特点把锥刺刺向敌将心脏吧。~
前列状态:把武将置于尖锥锥口,士兵前尖后边照次排布,无太大变化。
配置:既然电脑让你如此至尖,那么就用尖尖的武器作为你的士兵补给吧。


④.雁形之阵。
相信此阵洒家们都很熟悉了吧,关大刀的初阵。
后列状态:近1/5士兵排布于雁首,意思就是让主将甭害怕,咱一起死。~~
阵型特点:呈倒雁形分布,覆盖整个二维地图,打击面最大,毫无遗漏。
前列状态:主将处雁形包围下,雁巢心向敌军。
配置:打击面如此之大,配合强有力的链锤兵,一定很厉害的,不过要注意抗冲车阵型,此阵型能力越大,风险越大。


⑤.玄襄之阵。
此阵十字分布。
后列状态:武将位于中队后方,背后仅1/5兵力。此阵打击面较广,除了两个2D直面外都可以静止打击,是雁形阵独一无二的好基友。
阵型特点:将兵团分为5个部分,均匀排布在己方阵列,每个子兵团作战灵活,可进可退。
前列状态:主将位于十字尖口。
配置:这阵型是我最想吐槽的,因为对此阵型用天地无用就当机,因为四冲车伤害对此阵确实是大,所以玩家要注意提防武将技,灵活中央集中,配合远程兵作战,效果很好。


⑥.鱼丽之阵。
此阵间隔霸屏。!!
后列状态:主将位于第三队士兵后列,可操作前军中军的行动模式,可点击主将出击,但会遇到屏蔽停下来。
阵型特点:将兵团分为16个队,每队从第一排开始人数递减。
前列状态:武将直接位于前列,士兵状态不变。
配置:我个人很喜欢用这个阵型,因为它既有方形的严肃,又有雁形的横场,更重要的是,它还兼带玄襄的操作简易方便,是配合弓箭兵的不二阵法。(PS:当然圆形也很不错。~)


⑦.钩形之阵。
老鼠拉雪橇,大头在后头。
后列状态:武将位于较厚兵力四列之后,前军前进即操作主将以前所有士兵进行作战。
阵型特点:将两翼士兵效果削弱,达到“内槽憋鳖”的效果。
前列状态:主将位于槽内,大部士兵集中于两翼之后,能较好的左右分散再集中包围,有很强的配合武将技特性。
配置:在主将有冲车系技能情况下,配合远程兵,敌将若非远程兵,那么必然全军突击,他们100%向两翼士兵包抄攻击,这个时候一个冲车可损去对方近3/5甚至更多的兵马。


总结:
1.在阵型横面范围大的情况下,建议配合远程兵进行作战,尤其是后期战场。
2.在阵型横面教整情况下,建议配合长武器兵种进行作战,详见是前期战场。
3.在阵型横面比较死板生化情况下,建议配合短兵来作战,详见主将武将技。

2、关闭硬件加速
打开控制面板——显示

点击屏幕分辨率,在里面的高级进行修改



【基本介绍】
《三国群英传》游戏容量1CD,运行环境Win 95。游戏与以往的三国游戏相同的是统一全国,不同的是它的时间(应该说是年代)的表示方法是即时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回合制的,而时间是以月来计算的。游戏的重点是战争而非内政,玩家可亲临前线,在沙场上杀敌,也可运筹帷幄。【游戏模式】
游戏采用了只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才出现的经验值,有了经验值也就有了升级。在游戏中,武将只要打胜仗就都会获得经验值,只要达到一定的等级,就会转职,同时获得一项必杀技。而每名武将最多可转3次职,也就是说,它可以同时拥有4项武将技(在游戏开始时每名武将就已经有了一项必杀技)。游戏的武将技在高彩模式的画面下有着眩丽的光影效果。
【君主推荐】
以讨伐董卓剧本为例在该剧本中,可以选择以下君主:
董卓、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公孙瓒
如果想快速统一,自然是最强大的董卓莫属
如果攻守平衡的玩家,可以考虑实力均衡的曹操
如果是安心发展型的玩家,可以考虑孙坚(长沙附近只有1个刘表,其他都是空城,可以安心发展)
有一定技战术能力的玩家,可以考虑刘备,1城4人,占据平原,四面临敌,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够搜索到太史慈、徐晃、管辂,就可以考虑北上从消灭袁绍(就为张郃、田丰),从而扩大根据地,待机南下
选择袁绍的玩家,就只有趁刘备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迅速将其收编吧
想自虐的话选袁术与公孙瓒吧,手下可用的人少,资质低,难成大器

【阵型解析】
①.方形之阵。分为前列、后列两种状态。
后列状态:武将除武将技、指挥突击/撤军/待机/全军后退之外无权执行其他选项。
阵型特点:无论多少兵力,系统自动配平,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方正之感。前军扎墩越4/5.后军占1/5.
前列状态:武将可执行所有操作,5/5兵力位于主将后方待机。
配置:没什么可以多说的,打击面比较广,行动比较整齐,人数多后不好控制,遇到冲车系需注意即可。


②.圆形之阵。
分前后列。
后列状态:武将依然无法在不调兵情况下自由移动。大队人马集中在武将周围。少部分军队位于阵型前列,呈方正之形。
阵型特点:打击面同广,主将位置改变可引起阵型操作变化。
前列状态:主将同圆形正边位置,夹杂在士兵前列,可执行操作,可自由移动。
配置:适合远程兵作战,阵型灵活,可躲避一系列后期武将技,利于武将冲刺,伐阵。


③.锥形之阵。
亦前后之别。
后列状态:1/5左右兵力位于武将后方,其余在前方呈“前尖后边”的排布状态。
阵型特点:无论你如何排布,你的士兵总是老老实实的在前方给你一个尖尖的锥子,那么你就以此为契机,借阵型不易散乱的特点把锥刺刺向敌将心脏吧。~
前列状态:把武将置于尖锥锥口,士兵前尖后边照次排布,无太大变化。
配置:既然电脑让你如此至尖,那么就用尖尖的武器作为你的士兵补给吧。


④.雁形之阵。
相信此阵洒家们都很熟悉了吧,关大刀的初阵。
后列状态:近1/5士兵排布于雁首,意思就是让主将甭害怕,咱一起死。~~
阵型特点:呈倒雁形分布,覆盖整个二维地图,打击面最大,毫无遗漏。
前列状态:主将处雁形包围下,雁巢心向敌军。
配置:打击面如此之大,配合强有力的链锤兵,一定很厉害的,不过要注意抗冲车阵型,此阵型能力越大,风险越大。


⑤.玄襄之阵。
此阵十字分布。
后列状态:武将位于中队后方,背后仅1/5兵力。此阵打击面较广,除了两个2D直面外都可以静止打击,是雁形阵独一无二的好基友。
阵型特点:将兵团分为5个部分,均匀排布在己方阵列,每个子兵团作战灵活,可进可退。
前列状态:主将位于十字尖口。
配置:这阵型是我最想吐槽的,因为对此阵型用天地无用就当机,因为四冲车伤害对此阵确实是大,所以玩家要注意提防武将技,灵活中央集中,配合远程兵作战,效果很好。


⑥.鱼丽之阵。
此阵间隔霸屏。!!
后列状态:主将位于第三队士兵后列,可操作前军中军的行动模式,可点击主将出击,但会遇到屏蔽停下来。
阵型特点:将兵团分为16个队,每队从第一排开始人数递减。
前列状态:武将直接位于前列,士兵状态不变。
配置:我个人很喜欢用这个阵型,因为它既有方形的严肃,又有雁形的横场,更重要的是,它还兼带玄襄的操作简易方便,是配合弓箭兵的不二阵法。(PS:当然圆形也很不错。~)


⑦.钩形之阵。
老鼠拉雪橇,大头在后头。
后列状态:武将位于较厚兵力四列之后,前军前进即操作主将以前所有士兵进行作战。
阵型特点:将两翼士兵效果削弱,达到“内槽憋鳖”的效果。
前列状态:主将位于槽内,大部士兵集中于两翼之后,能较好的左右分散再集中包围,有很强的配合武将技特性。
配置:在主将有冲车系技能情况下,配合远程兵,敌将若非远程兵,那么必然全军突击,他们100%向两翼士兵包抄攻击,这个时候一个冲车可损去对方近3/5甚至更多的兵马。


总结:
1.在阵型横面范围大的情况下,建议配合远程兵进行作战,尤其是后期战场。
2.在阵型横面教整情况下,建议配合长武器兵种进行作战,详见是前期战场。
3.在阵型横面比较死板生化情况下,建议配合短兵来作战,详见主将武将技。
【不能玩怎么办】
1、右键游戏程序,选择以兼容性运行(XP或者更低版本)
2、关闭硬件加速
打开控制面板——显示

点击屏幕分辨率,在里面的高级进行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