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介绍】
字面意思就是,批量生产优盘。是指批量对U盘主控芯片改写数据,如,写生产厂商信息、格式化等。而用来对U盘完成该操作的软件程序,顾名思义就是U盘量产工具。在U盘出厂时候最后一道工序是量产。而现实中,水货U盘,或者需要制作带CD-ROM盘的U盘,方便U盘装系统,也用到量产。
而量产需要识别U盘的主控方案。也就是芯片方案。一般使用ChipGenius软件查看,并且对应的下载相关量产工具。当然提醒大家的是尽量买原厂正品U盘。芯片在量产之前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自己U盘的主控芯片,确定之后才能找到合适的量产工具。主控芯片的分类有:群联、慧荣、联阳、擎泰、鑫创、安国、芯邦、联想、迈科微、朗科、闪迪。这些是可以通过ChipGenius检测出的。

【官方介绍】
安国通用量产工具又更新了,这次到了18.11.22.00版,支持所有的安国主控的U盘,包括AU698开头的主控,全中文界面,第一次打开可以选择开卡或者测试,一般量产我们选成品开卡,量产设定密码是空直接点确定进入设置界面,内附flash闪存支持列表,量产工具也能自动识别你的U盘闪存,可以选择优化方式,可修复U盘,可量产加密和cdrom盘,可对U盘分区,可对无法使用的U盘进行修复。
【软件功能】
1、U盘烧录工具2、U盘修复工具
3、USB设备芯片检测工具
4、闪存参数查询工具
5、U盘扩容检测工具
6、移动硬盘低级格式化工具
7、MP3播放器维修工具
8、U盘检测器
9、USB移动磁盘速度基准测试工具
10、存储卡传输率检测
【软件特点】
电脑正确识别出U盘后,玩家还发现PDT(英文USB DISK PRODUCTION TOOL,简称是PDT.U盘量产工具)还有其他的功能,可以把U盘生产成各种特殊用途的U盘,比较常用的有:修复功能:不是数据恢复,是对U盘底层硬件信息的恢复(非硬件损坏),使因为底层硬件信息受损电脑无法识别的U盘重新被电脑识别出来。
分区功能:把一个U盘分成数个移动盘,更改U盘介质类型(Fixed 和 Removabel);
启动功能:使U盘能模拟USB-CDROM、USB-ZIP、USB-HDD等,做启动盘。这算是U盘DIY的高级玩法。
加密功能:在U盘里划出专门的加密分区。
U盘启动模式:
U盘启动模式在BIOS能识别接受的有: 软驱(USB-FDD)/ 大软驱(USB-ZIP)/ 硬盘(USB-HDD)/光驱(USB-CDROM);U盘想要使用,就要模拟成这些的相关设备,所以就有了的多种启动模式:
1、USB-FDD (软盘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且容量只有1.44MB,至于FDD早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2、USB-ZIP(大软盘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
USB-ZIP大容量软盘仿真模式,此模式在一些比较老的电脑上是唯一可选的模式,但对大部分新电脑来说兼容性不好,特别是大容量U盘。FlashBoot制作的USB-ZIP启动U盘即采用此模式。
USB-ZIP+增强的USB-ZIP模式,在DOS启动后显示A:盘,有些显示C:盘(根据电脑的BIOS支持情况不同),支持USB-ZIP/USB-HDD双模式启动,从而达到很高的兼容性。其缺点在于有些支持USB-HDD的电脑会将此模式的U盘认为是USB-ZIP来启动,从而导致4GB以上大容量U盘的兼容性有所降低。
3、USB-HDD (硬盘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C。(注意:这个模式在安装系统时容易混淆U盘和硬盘的C分区);
USB-HDD硬盘仿真模式,此模式兼容性很高,但对于一些只支持USB-ZIP模式的电脑则无法启动。HPUSBFW工具制作的U盘即采用此启动模式。
USB-HDD+增强的USB-HDD模式,DOS启动后显示C:盘,兼容性高于USB-HDD模式。同样对仅支持USB-ZIP的电脑无法启动。
4、USB-CDROM(光盘模式): 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光驱盘符。
USB-CDROM光盘仿真模式,DOS启动后可以不占盘符,兼容性比较高,新老主板一般都可以。优点可以像光盘一样使用(如,进行Windows系统安装)。缺点,我们将失去对这部分U盘空间的写权利,剩余空间会被识别成为一个独立的U盘,可以为Removable盘,当然也可以做成Fixed盘,进一步分区;
【操作说明】
设定界面详细说明该量产工具提供多种设置信息,有 6 个设置页面,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具体的设置项目及设置方法将在下面详细说明。用户在使用该量产工具生产 U 盘时,应该先设置好生产参数,再进行 U 盘的扫描和格式化。
1 .主界面

2.插入 U 盘

3.弹出:指把 U 盘弹出,相当于移除 U 盘。 U盘之家

存储器设定
存储器类别
FLASH 类型:显示当前 FLASH 的类型,亦可手动设置。
FLASH 数量:显示当前检测到的 FLASH 数量,亦可手动设置。
通道:自动检测当前 U 盘量产的模式是单通道还是双通道,亦可手动设置。
读写回圈时间:读写的周期时间,亦可手动设置。
禁止自动检测:勾选“禁止自动检测”栏,量产工具则不自动检测 FLASH 的型号和其他配置信息,需手动设置。若不勾选“禁止自动检测”量产工具会自动检测 FLASH 的型号,并根据 FLASH 类型自动检测量产 FLASH 的配置文件、默认 FLASH 数量和通道及读写回圈时间。
优化方式
U 盘速度优先:U 盘的读写速度为先取条件,容量次之。
U 盘容量优先:U 盘的容量为先取条件,不考虑 U 盘的读写速度。选择“U 盘容量优先”时可设置当容量大于总容量百分之几时自动转为“U 盘速度优先”优化方式,且量产完成后会在界面上显示 C 表示是容量优先,S 表示是速度优先。
原低格设定:使用原来低格时所选择的优化方式和 ECC 值进行高级格式化。
注:U 盘容量优先量产出来的容量比 U 盘速度优先量产出来的容量高一些,U 盘速度优先量产出来 U 盘的读写速度比 U 盘容量优先量产出来 U 盘的读写速度要快一些。
【使用方法】
安国(AlcorMP)U盘量产后容量变小怎么办?1.插入U盘,打开量产工具,如下图。

2.单击‘设定’->‘更改密码’->确定

3.选择‘存储器设定’页,将ECC设置为1;低格检测设置为‘正常检测’;(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还要将‘优化方式2设置为最大容量’,但小编的这个工具根本没有这个选项,所以就这样了)

4.接着,将‘装置方式设定’页下的‘模式设定’设置为‘普通盘’。(小编打开后,默认就是那个,所以没有截图)
5.然后,单击确定,开始量产。(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这样操作就恢复了容量,但是,小编的并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没有那个优化方式2选项?)) 直接显示坏道磁区过多,容量为0,因为是半夜操作,忘了截图。这可把我吓坏了,这还不如之前5个G呢,于是又开始了修复之路。
6.再次,插上U盘,可以看到,工具是可以识别U盘的,且容量显示正常(但插上电脑识别不到)

7.然后单击‘设定’->‘确定’;在‘存储器设定’页,扫描方式选择‘高级格式化’,扫描级别为‘全新’(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高格不好,但这样做确实解决了小编的问题);接着,选择‘坏磁区设定’页,坏区设定选‘No MBR’,再开始量产。(这次居然出奇的快,一会儿就好了)
8.最后,成功修复为15G(小编已经很满足了),测试了下,读写都没问题。

【常见问题】
什么样的U盘能量产?答:应该是所有U盘都能量产,就看有没有合适的量产工具放出。(主控厂商肯定都有的。)
读卡器组成的U盘可以量产吗?
答:能,但不能量产出USB-CDROM模式。也许以后会有这样的读卡器。
MP3、MP4等设备可以量产吗?
答:应该可以。没试过!由于在硬件上基本差不多,可以做成启动盘,不过一般只能做USB-HDD启动。
移动硬盘能量产吗?
答:不能。据说芯邦在搞,如果真出来这样的工具,CD、DVD销量可能要大大下降了。
量产失败,怎么办?
答:量产有时候出错,如8G的U盘变成8M,这也是正常的,什么事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一般U盘是不会坏的,再次进行量产或用相应的工具恢复;如果失败后,无法用软件补救,可以短接FLASH引脚,恢复到出厂状态;
USB-CDROM启动模式的一个怪现象!
碰到一个主板,首次USB-CDROM启动没有问题,可是第二次,就不行了,找不到系统。
解决方法:就是在BIOS里,把BOOT顺序重新设置USB-CDROM为第一启动。还有些Bios的BOOT顺序,USB-CDROM必须为第二启动。涉及到了BIOS内容,不同BIOS的处理情况不一样,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专家。当年BINBIN等CRACK VISTA的时候,BIOS专家出面,解决了不少问题,当然是针对AWARD的,至于AMI的,还没有这样的公开程序。如果从BIOS层面解决对USB-CDROM的识别问题,就太好了。
验证量产成功了?
论坛经常看到有人哭诉着说,我明明量产成功了,虚拟机上测试ISO启动明明是正常的啊,为什么量产到U盘后就是不能正常进入到PE呢?
首先要求电脑本身支持USB启动,然后是你量产时选择的ISO必须要支持USB启动。很多人都习惯在虚拟机中,把ISO放入IDE光驱中测试,可忽略了一点,USB光驱启动和IDE光驱启动是不一样的。应该考虑到在DOS下需要加载那些USB驱动。举个例子,老电脑加载UBSASPI.SYS后就能访问U盘上的文件,但新电脑有可能一加载USBASPI.SYS就死锁。
所以建议,去权威U盘启动论坛去下载一些专门为量产而制作的ISO,那些ISO都经过了无数的用户测试过的,兼容性有很大的保证。参考一下高手们制作的量产专用ISO,对于你DIY一个自己喜欢的ISO,是很有帮助的
【更新日志】
1. 改善对Toshiba/Sandisk 7T23/8T23/9T23的支持,提高容量和稳定性;2. 改善对Micron/Intel B17A/B16A的支持,提高容量和稳定性;
3. 改善对Micron/Intel L06B的支持,提高容量和稳定性;
4. 增加对Micron B27A的支持;
5. 放大镜增加查询是否勾选show U3功能(注意:必须是此版本量产过的才可以查询到是否勾选show U3, 以前版本量产的查询到显示的是未知);
6. Toshiba/Sandisk 8T23/9T23 支持show U3 page mode;
7. Micron/Intel B17A/B16A支持show U3 page mode;
8. 改善加密盘在win10下量产成两个分区的功能;
9. 改善V18.09.07.00版本部分flash H2写保护的问题(如:QEG8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