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起点软件下载工程建筑settlement

settlement建筑物沉降分析软件 v4.31 免费版

软件大小:10383KB

用户评分:

软件类型:国产软件

运行环境:Win All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分类:工程建筑

更新时间:2018/12/3 12:57:33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插件情况:无 插 件

settlement是一款专业强大的建筑物沉降分析软件。这款软件专注于建筑行业,具有有高度的自动化和高效率的优点,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全面的功能和清爽整洁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它计算沉降量、沉降速度、沉降差并对沉降过程进行分析,内置多种各种回归分析函数,可以预先设置图像形状颜色等,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变形分析。

settlement

【基本介绍】

Settlement是全国第一家最完整最畅销的建筑物变形分析软件,该软件为建筑物变形分析标准规范化软件。
Settlement是一款针对建筑行业设计的建筑沉降分析系统,结合现有建筑沉降观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基于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数据分析。

【软件亮点】

1、全国第一家最完整最畅销的建筑物变形分析软件,该软件为建筑物变形分析标准规范化软件;该软件具有高度的自动化、高效率;该软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应用广泛;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3、沉降数据统计分析(高程、沉降量、沉降差……);
4、沉降过程回归分析(12种回归分析函数)、预测;
5、沉降差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
6、绘制沉降过程线和沉降差过程线图;
7、自动生成建筑物的等沉降量曲线图;
8、系统具有自动报警、报表分析、工程加密、平面图与R14相互调用,报表图文结合;
9、图形的打印输出、技术报告自动生成。

【软件特点】

1、多种数据录入途径
手工直接录入;
光学水准仪与数字水准软件联合使用,实现数据半自动录入;
电子水准仪与数字水准软件联合使用,实现自动数据录入。
2、成果的多种输出
数据统计成果:文本文件、Excel表格等方式;
自动分析的图形成果:回归曲线、沉降等值线等图形的BMP、 DXF格式。
3 、灵活方便的系统配置
各种回归分析函数可选择;
各种报表格式、输出内容可以任意选择;
各种图形颜色、字体等可以事先设置好。

【软件功能】

1.对沉降、水平位移、支撑轴力、水位、深层位移和裂缝监测数据进行变形分析,包括自动生成报表、查询和绘制变化过程线图等。  
2.深层位移深度-位移曲线图、时间-位移曲线图。  
3.沉降数据统计分析(高程、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斜率、…)。  
4.沉降过程回归分析(15种回归分析函数、预测)。  
5.绘制沉降过程线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6.绘制沉降监测过程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7.绘制建筑物平均沉降过程线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8.绘制沉降差过程线图(带回归分析曲线)。  
9.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线图。  
10.沉降点沉降速度线图。  
11.建筑物沉降速度线组合图。  
12.荷载变化曲线。  
13.等沉降曲线图。  
14.等沉降速度曲线图。  
15.绘制区域沉降曲线图。  
16.绘制区域沉降速度曲线图。  
17.、沉降展开图。  
18.工程总平面图、工程背景图。  
19.沉降点位略图。  
20.各种沉降极值查询(高程、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斜率、…)。  
21.自动生成沉降数据统计报表。  
22.自动生成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23.图形可以直接打印、存成Bmp,Jpg…位图文件和AutoCadR14Dxf文件。  
24.自动报警(累计沉降量、不均匀沉降量、沉降速率)。  
25.数据管理中设有查询和编辑口令。

【使用教程】

回归分析实例--沉降过程曲线综合图

为建筑物A等沉降曲线图,表明P16、P15、P14与P11、P13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其中P16与P11的不均匀沉降最大。建筑物A趋于倾斜

区域沉降就是指整个工程区域的等沉降曲线图,生成原理同前述等沉降曲线。提供了两种形式的工程区域等沉降曲线图,即仅在建筑物内部绘曲线和绘制工程区域的等沉降曲线

工程区域等沉降曲线图

系统启动后,由工程管理器控制执行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沉降数据的录入、编辑;沉降数据统计分析;报警、加密等。

在工程结构框中,单机鼠标右键,有弹出菜单:

显示和编辑当前工程的属性,绘制工程总平面图、设置登录和编辑口令。在工程结构框用鼠标左键点击选择工程,系统显示工程属性,并自动绘制工程总平面图。输入、编辑工程名及工程属性。

设置沉降限差及报警:用于报警和计算沉降监测过程图的图廓。

在工程结构框用鼠标左键点击选择沉降点,系统显示当前沉降点的属性及沉降数据,并自动绘制当前沉降点的沉降过程线图。输入、编辑沉降点名及沉降点属性。

沉降差过程线:点击[沉降差过程线]标签,系统根据[沉降差点对]中定义的沉降点对自动绘制沉降差过程线略图。

【相关内容】

什么是沉降观测?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沉降观测应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沉降观测点如何设置?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构)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二、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3个以上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对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还可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更新日志】

1. 新增了反映建筑物沉降速度的过程线图,包括[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线]、[沉降点沉降速度线]和[建筑物沉降点沉降速度线组合]。沉降速度是反映建筑沉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2. 新增了对[工程总平面图]和[建筑物轮廓图]的绘图配置功能。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工程总平面图和建筑物轮廓图的绘图内容、属性等,如可以选择同时或独立注记沉降点名、沉降量、沉降速度,指定线条颜色、自定义图名等等。注记中:前缀“S:”和“V:”分别代表沉降量和沉降速度。